最近朋友圈已經被《第一批 90 后……》內容刷屏:出家、油膩、離婚、禿頭...也許并不能形成什么實質打擊...然而, 今天我們要告訴大家的是——當你以為人工智能離你還有點兒遠的時候,第一批 10 后已經會編程了。
90 后們會很快遇到下一個場景:
“你們家小孩子幾歲學的編程啊?誒喲三歲啊?太晚啦!我跟你講哦,隔壁老王家孩子會說的第一句話就是「Hello world」啊!這出息,將來肯定能開兩家谷歌的。”
——來自網友 TedNeverDie 的評論
沒錯,昨天一則新聞在我們極客圈刷屏了,那就是 Python 語言進入了山東省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材中。
Python 可謂是當下實打實的機器學習網紅語言,山東省教育廳很前衛啊!
而各位 90 后們,你們居然還在大學期間的計算機通識課學 VB 耶 哈哈哈哈!
當然從形而上學的角度來說,語言也沒有貴賤之分 山東省教育廳選擇 Python 也并非表態 php 就注定不是世界上最好的語言了。
相對來說,Python 確實容易上手而且應用場景比較廣泛,初期用來開拓小學生的邏輯思維還是比較合適的。當然這其實也意味著,在小學階段試水的 Python 很有可能在未來替換掉高中、大學的 VB 內容啦!撒花!
幼兒適合學編程嗎
今年 7 月,國務院印發《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》提到了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,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,逐步推廣編程教育,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于樂的編程教學軟件、游戲的開發和推廣。建設和完善人工智能科普基礎設施,充分發揮各類人工智能創新基地平臺等的科普作用,鼓勵人工智能企業、科研機構搭建開源平臺,面向公眾開放人工智能研發平臺、生產設施或展館等。支持開展人工智能競賽,鼓勵進行形式多樣的人工智能科普創作。鼓勵科學家參與人工智能科普
所以這種問題有什么好多問的呢?國外都有嬰幼兒量子力學圖書了,小朋友學個編程一點毛病也沒有
比如 2014 年 9 月起,英國政府學校 5 歲以上學生就必須修讀一門課程,那就是電腦程序編寫。
又比如奧巴馬在他最后一年總統任期的國情咨文中也提出過一項《面向所有人的計算機科學教育》(Computer Science For All)的新計劃。他建議在未來幾年美國政府應當向每名 K-12(美國“義務教育”) 學生提供計算機和數學課程,讓他們為未來的工作做好準備。
而在今年,日本文化省則通告從 2020 年開始,編程教學也將列為小學必修課程。
斯坦福大學客座教授,百度前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就曾在 Quora(國外的高級“知乎”)回答過一個問題:
I have a toddler. How should she prepare herself for the job market 15 years from now in the world of AI? Should I teach her Python as soon as she is willing to learn?
我有一個還在蹣跚學步的女兒,她應當為在15年后的人工智能世界里就業做什么準備?我是否應當在她愿意的時候盡快教她 Python 語言?
吳恩達的回復是:
Yes, do teach her to code. More importantly, cultivate in her the ability to keep learning.
是的,一定要教。更重要的是,以此培養她的學習能力。
當然計算機編程學習其實不分早晚,而 Python 也只是機器學習方向的一個選擇之一,再泛認知計算和數據可視化領域,上手的一門語言的好辦法第一要看書第二要實操。這里提供一份我們以前羅列過的書單《書單|數據科學的7本入門讀物》
Python 好學嗎
那么各位家長和已經輸在起跑線上的 90 后肯定對 Python 本身很好奇吧?其實用 Python 學習寫個初級爬蟲,或者繞過不可描述網站的會員密碼都并不是難事。而且從第一步開始,我們就能看出它的簡潔性,比如輸出、注釋▼
比如做一些復合運算▼
而極客圈里有一首著名的小詩《The Zen of Python》。小詩由 Tim Peters 所寫,在 Python 命令行里打 import this 就可以看到這些內容:
--and preferably only one
因為除非你是 Python 之父才可以一擊致命。
我們應多多使用
人 生 苦 短, 快 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