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deMonkey創始人Yishai Pinchover 出生于以色列,小時候隨父親在美國長大,他父親曾執教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數學系。長大后回到以色列,Yishai畢業于享有“以色列麻省理工”美譽的以色列理工學院。
在獲計算機專業學士后,他在倫敦和以色列高科技領域工作多年,曾先后擔任Cav Systems高級軟件開發工程師、LSI公司的軟件工程師。同時還曾在母校擔任助教,帶領學生完成項目。2013年,Yishai和兒時的伙伴一起創立CodeMonkey,并擔任首席運營官,專注于少兒編程教育。
與Yishai面對面時,外灘君能感受到他對于普及兒童編程的熱情。在他看來,學習編程有助于幫助孩子發展多項能力,如:邏輯思維,設計思維,解決問題能力,持續學習能力。而使用游戲化的方式,則更容易激發孩子對編程的興趣。
CodeMonkey創始人Yishai Pinchover
常常有家長提問,什么時候開始學習編程最為合適?外灘君把這個問題拋給了Yishai,而他的回答是“沒有年齡的限制,但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感興趣。”
這時,Yishai向我們分享了他小時候的故事。
“我和Jonathan Schor,CodeMonkey的另一位創始人,都來自以色列的工程師家庭。在大概九歲的時候,我們接觸到計算機科學和編程的學習,那時的我們已經能體會編程的美麗和樂趣,體驗親手編寫代碼的快樂,而那種快樂,從九歲持續到現在。”Yishai說。
后來,Yishai 和Jonathan 為了推廣少兒編程,前往以色列的貧困地區進行支教,手把手教授孩子編程。Yishai說,“那些孩子大約八九歲,正是我們接觸編程的年紀,在當時,沒有人認為可以教那么小的孩子學習編程。編程被認為屬于大學或者至少是高中的課程。”
外灘君好奇,后來這些孩子的編程能力怎么樣?
Yishai很欣慰地告訴我,“在我們支教幾個月后,那些孩子已經能夠創造屬于自己的游戲,有些真的是非常酷和有趣的游戲。看著這些孩子的成果,我們突然感受到,可能我和Jonathan足夠幸運,能夠在這么小的年紀接觸編程,但我們并不應該是唯一在孩提時代享受編程樂趣的人,這種樂趣可以屬于任何人。”
這次支教的體驗,促使Yishai創立CodeMonkey,也讓他更加堅定了普及少兒編程的觀念,
Yishai告訴外灘君,“我堅信,編程的樂趣應該屬于每一個孩子,但這種樂趣要如何擴散,如何把它從我和Jonathan的‘私人教室’搬到整個世界?答案是,通過技術,在CodeMonkey,我們能夠為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孩子帶來有趣的編程學習體驗。”
實際上對于孩子來說,讓他們對編程感興趣是很容易的,在鍵盤上敲打出各式各樣的字符,最終完成的成果有無限種可能性。但是,如何讓孩子在感興趣的同時,又能堅持下去?選擇一個合適的入門教程是必不可少的。
Yishai 認為,孩子在入門時可以選擇學習簡單易上手的教程,但這是不夠的,“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能力學習真實的編程語言,而非那些被刻意“簡化”的編程語言。”
外灘君問他,市面上的編程教程那么多,CodeMonkey和其他軟件有什么不同呢?Yishai對于自己的產品充滿信心,
“CodeMonkey使用一種名為“CoffeeScript.”的編程語言。這是一種真實的編程語言,在行業內被廣泛應用,比如“Dropbox” 等公司。與其他被“簡化”的少兒編程平臺不同,我們堅信能夠教孩子使用真實的編程語言。”
在Yishai 看來,學習真實的編程語言并沒有打擊孩子的積極性,恰恰相反,這激發了孩子對編程的興趣。
“從最開始的時候,孩子們就會意識到,他們是在做一項真正的工作,而正是這一點,吸引并且激勵著他們學習到最后。”
“除了真實的編程語言,在CodeMonkey,課程被設計成一個非常清晰的架構。“通過我們的課程架構,學生們能夠高度參與其中,甚至會有“上癮”的感覺,就像網絡游戲那樣。而這種“上癮”,真的能夠使孩子不斷學習,在達到學習效果的同時,又能享受其中。”Yishai說。

“目前,CodeMonkey已經在以色列,美國,巴西,瑞典包括中國,擁有了350萬的中小學生用戶,已經有不少學校采用CodeMonkey作為編程學習的正式教程,我們也希望未來中國有更多的小朋友使用CodeMonkey來學習編程,相信他們一定能發現其中的樂趣!”
本文轉自外灘教育,不代表本網站觀點